【第五波疫情】新增10010確診 呈報21979個案多47人離世【不斷更新】
發布時間: 2022/02/25 16:25
最後更新: 2022/02/25 20:54
本港新冠疫情持續嚴峻,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(質素及標準)劉家獻今日(25日)出席記者會交代最新疫情。
【17:05】對於懲教監獄爆發,數百在囚人士染疫,張竹君指並不掌握具體情況。
過萬確診者在家居隔離等待進入隔離設施或醫院,當局無數據掌握要等多久,會篩選部份人士優先入住。
張竹君表示,食環署指截至23日上水屠房累計有大概190人檢測或快速測試陽性。
【17:03】對於懲教監獄爆發,數百在囚人士染疫,張竹君指並不掌握具體情況。
過萬確診者在家居隔離等待進入隔離設施或醫院,當局無數據掌握要等多久,會篩選部份人士優先入住
【17:02】
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,一名5歲女童情況危殆,有發燒、嘔吐、心律不正及心跳快的情況,病人正在兒童醫院接受治療。
被問到疫情是否已經失控,張竹君表示,不明白什麼是失控,但趨勢仍向上升。
【16:53】
劉家獻指,現時同事的工作量已經超過負荷。
【16:52】
張竹君指,目前最反映到情況的是呈報個案數字。
【16:42】
醫管局感謝李嘉誠基金會資助5千萬港元,以支援五所私家醫院接收公立醫院非染疫病人。 包括養和、港怡、中大醫院、聖德肋撒醫院、寶血醫院將接受公里醫院轉接非新冠病人,首階段將有約200名接受心血管檢查和介入治療的病人受惠。
李嘉誠基金會:早前參與的私院養和醫院、港怡醫院、中文大學醫院和聖德肋撒醫院,昨天已開始接收醫管局轉介的病人。轉介個案全由公私醫院雙方自行協調和處理。自2月19日宣佈計劃以來,參與的私院已確定將處理逾百宗緊急個案,包括因為新冠病情不能做心臟病手術的病人,及會擴展至癌症病人。
【16:40】
醫管局呼籲,現時急診室人多,QE廣華很擠迫,多為長者。現時嚴重的個案達486宗。醫管局呼籲,輕症、無病徵的市民不要召救護車。
劉家獻表示,顯示大部分公立醫院急診室有大量求診,其中伊利沙伯醫院及廣華醫院嚴重擠迫,求診人士大部分位長者。他又提到,今日要求救護車的電話超過3成是輕症及沒有症狀患者,導致昨日救護車有486宗延誤處理個案。
【16:39】
醫管局:有關兒科病房,病床優先接受病童,如家長一同確診、有能力照顧,醫院在可行的狀況下,才盡量安排一起入住同一隔離病;若無確診,不建議家長一起入住隔離設施或醫院,除哺乳期等特殊情況,會視乎特殊情況作考慮。如果不能一起入住,醫管局會每日有視像探訪、電話,醫護團隊會報告經者按。
【16:37】
昨日420間院舍有員工院友陽性或快速測試陽性,510個員工,超過1500位院友。涉及大概50多間院舍超過10人受到影響。
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(質素及標準)劉家獻指出,5050人確診或初步確診的病人在公立醫院、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、醫管局傳染病中心亞博社區隔離設施留醫。大約1000人在竹篙灣在隔離,420多人在荃灣帝盛酒店社區隔離設施隔離。51人危殆,48人情況嚴重;截至今日零時零分,47人離世,27男,20女,9歲到100歲。在離世的47人中,27人住在院舍,當中有4位打兩針,1位打一針,其餘42人沒有打過疫苗。47歲的病人裡面,41人65歲以上,其餘6人為9歲、48歲到64歲。
其中一位48歲病人是老人院,長期臥床,有長期病,包括高血壓,中風、痙攣等。
另外一個48歲的病人,有長期病,是晚期腎衰竭,有抽筋、痙攣問題。
59歲病人,長期臥床,曾中風。
50歲病人,曾濫用藥物。
64歲病人,有糖尿病、癌症。
因為數據滯後,2月21-23日,再收到有12人離世,8男4女,45-95歲。
多47人離世,當中27人住在院舍。第五波至今有314人在公立醫院離世,大部分都是長者。2年多519人離世。過去多290人出院,公立醫院隔離病床使用率91%,是接收上限。另外,多30多名院內篩查院內檢測發現確診,80多病房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。至今1957員工確診。
【16:30】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,本港新增10,010宗確診個案,4宗屬於輸入個案,其餘本地。4,747個個案個醫管局確診;5,263宗衛生防護中心化驗所確診,當中9個L452R病毒,5086宗懷疑Omicron。昨日全日有呈報21,979個案。爆發院舍增至420間。
【TOPick診症室】兒童受感染可致肚痛 8大腸胃徵狀須盡快求醫
疫情最新情況互動地圖:bit.ly/3LmilTU
一文看清強制檢測方法及途徑:https://bit.ly/3stkd4p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記者:袁澍